新聞報報87 – 不聽勸拒穿救生衣,52歲男瑞芳蝙蝠洞溺水命危

新聞來源:https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230806/2555208.htm

新北市瑞芳區蝙蝠洞今昨日中午驚傳溺水意外。消防說明有3名31歲、52歲、60歲男子彼此並不認識,上午11時許一行人在岸上聊天認識後決定浮潛。
當時救生員曾告知水域狀況不好,但3人執意不穿救生衣,只穿著水母衣就下水,結果在距離岸邊約50公尺溺水。救難人員將3人救起,但其中52歲男子失去呼吸心跳,緊急實施CPR,目前送往基隆長庚醫院救治中。
​​

┄┄◇◆☆★◇◆┄┄

▍蕉哥觀點

為什麼浮潛意外發生的機率這麼高

每天都有更奇葩的意外發生:有颱風天跑去海邊游泳的;有颱風剛走就帶客人去划SUP的業者;這次則是救生員叫你穿救生衣卻不聽勸,結果發生溺水意外。
浮潛是一種只需要面鏡和呼吸管就能參與的活動,這些裝備隨手可得,各大量販店及網路上都可以買的到。也因為裝備容易取得門檻低,很多家庭去溪邊海邊戲水都會帶著。
我在海邊執業的時候,每天都會有許多遊客帶著這些裝備、穿著浮力衣在海上漂浮。因為仰賴著裝備提供的保護, #多數從事浮潛活動的遊客都不擅泳技,甚至很多根本不會游泳。
既然連游泳相關技能都不足,相信也沒有太多水域安全觀念,因此就會在錯誤的地點、錯誤的天候下水。在沒有自救能力的狀況下,自然而然發生溺水意外的機率就變高了。
///

如何降低浮潛產生的風險

因為裝備的容易取得,導致發生的意外機率高,但我們依然能依據一些原則,降低意外發生的可能性。
專業的帶活動機構下水前,會有幾個重點:
1. 正確的教育溝通流程
2. 活動中的教練遊客比是合理的
3. 活動時也會知道哪裡適合上下岸
4. 海域的水流狀況
5. 船隻的航行範圍
6. 發生狀況時知道該如何協助救援
在有一定的體驗基礎後,有些人會開始想自己嘗試在不同的地方浮潛。在購買裝備時,應當先瞭解面鏡呼吸管要怎麼使用, #並且在正式下水前多次的實際操作,並模擬常見的意外狀況,這樣才能感受現有裝備是否適合適用。
另外,浮潛也建議一定要穿蛙鞋及顏色鮮明的救生衣。除了出狀況時容易被發現外, #蛙鞋也能提供更好的前行動力幫助你回到岸上
水肺與自由潛水都有「 #潛伴制度」,也就是下水時絕對不會是一個人,潛伴間也會瞭解彼此的潛水計畫、游泳能力等等。這樣的規劃也應當在浮潛活動中,而不是自己抓著裝備就跑下水,卻沒有人知道你打算潛多久、潛去哪裡。
團體活動的風險比個人活動風險相對低,有同行的朋友也能在發生狀況時互相照應。

📌 延伸閱讀:會游泳就能預防溺水嗎》能力不夠,學而無用

https://likeafish.com.tw/case-study29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