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防溺自救游泳教學】踩水一直浮不起來怎麼辦?三大原因讓你維持浮在水面,但最重要的不是浮起來,而是這件事!
踩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呼吸和呼救,這兩件事其實不需要一直保持頭在水面上,實際上只需要能維持10~15秒即可。
這些時間已經足夠讓你觀察四周環境,判斷與岸邊的距離、是否有可以抓住的浮具、以及觀察是否有人可以呼救。
接下來,你要麼游回岸邊,要麼就躺著放鬆仰漂,等待救援。
踩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呼吸和呼救,這兩件事其實不需要一直保持頭在水面上,實際上只需要能維持10~15秒即可。
這些時間已經足夠讓你觀察四周環境,判斷與岸邊的距離、是否有可以抓住的浮具、以及觀察是否有人可以呼救。
接下來,你要麼游回岸邊,要麼就躺著放鬆仰漂,等待救援。
人能浮起來的原因在於身體裡的氣。即使因緊張或身體狀況影響浮力,最重要的關鍵仍在於氣的量。
因此,若不慎落水也無需過度焦慮,只要勤加練習換氣和漂浮自救技巧,在面對真實狀況時才能化險為夷,提高獲救的可能性。
我們在遇到一些狀況的時候,會必須整個人潛入水中游泳。比如說有人意外落水沉入水中,需潛泳把人拉出水面;又或者是遇到船艇翻覆,要從船的下面或穿過礁石游出。我們可以透過下潛時將身體往前傾(重心往前壓),改變身體平衡的位置,並且透過手腳的撥動,人就自然可以往前潛了
泳池雖有救生員,很多家長也會給學齡前的小朋友戴上游泳圈戲水,但這些都不能完全保證孩童的安全。因為輕忽環境風險、過度依賴安全裝備,反而可能失去警覺心而造成孩童的危險。藉由從小培養孩童的水感,學會自在的在水裡漂浮、換氣、並且在水裡能夠運用浮力自由的移動,都是在戲水環境中保護自己的基本技巧,藉此避免溺水發生。